HKAC Archi-Walk: 窯聚顯發 — 文化漫步與陶藝體驗 (2025年9月13日)
日期:13 September 2025

HKAC Archi-Walk: 窯聚顯發 — 文化漫步與陶藝體驗 (2025年9月13日)

從一瓦一瓷,構築糅合歷史與藝術的公共屋邨!位於屯門的顯發邨,毗鄰香港碩果僅存的三級歷史建築「青山龍窯」,將傳統陶藝文化與現代生活完美交融。這座充滿活力的社區不僅是872戶居民的安樂窩,更是全港首批採用「幸福設計指引」的公共屋邨,展現「傳統與創新並存」的社區精神。🐉🏡

顯發邨以陶藝為靈感,融入健康導向設施、可持續景觀及共融社交空間。無障礙設計、原生植物種植、中央草坪區、行人友善的藝術廊道,以及多功能有蓋空間,強化了社區的連繫與城市脈絡。屋邨選用呼應屯門陶瓷傳統的材質,並透過藝術裝置訴說青山龍窯的歷史,宛如新舊匠人跨越時空的對話。🎨🧩

香港建築中心誠邀您參與這場建築融合文藝創意的活動!由項目建築師康嘉裕先生帶領,漫步顯發邨,探索其共融設計;藝術家陳思光先生分享獨特的藝術作品;青山龍窯第二代窯主梁柏泉先生將親自導賞香港僅存的十七米長條型柴燒龍窯。這座依山而建、形似臥龍的窯爐,承載數千年中國陶藝歷史,曾於上世紀四十至八十年代燒製日用陶器。梁先生更將主持陶藝工作坊,於三級歷史建築龍窯內帶領參加者親手製作陶瓷蘑菇燭座,體驗屯門的文化底蘊。🍄✨

🌟 活動亮點 🌟
👣 歷史建築導賞|探索三級歷史建築青山龍窯,感受獨特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 陶藝工作坊|在龍窯內親手製作陶瓷蘑菇燭座,體驗傳統陶藝的樂趣。* 
🖼️ HOME is ART|漫步顯發邨,欣賞融入陶瓷傳統的設計及藝術裝置。

名額有限,機會難得!立即報名參與這場結合建築、文藝與創意的活動,探索顯發邨及龍窯的獨特魅力!期待與大家與一起「窯聚顯發」,既可以參觀龍窯,又可以做陶,切勿錯過啊!☺️☺️

*需要約一個月時間完成燒製過程,屆時可到香港建築中心或安排順豐到付領取製成品。 

[ 導賞專家及主持 ]

導賞專家|

🎤 康嘉裕先生|項目建築師
顯發邨公屋發展項目團隊的高級建築師,中大建築學碩士和學士畢業,法國巴黎建築學院研究院交換生,澳洲南昆士蘭大學土木工程科技學士優異級畢業,參與顯發邨的設計,工程管理及社區參與藝術坊,喜歡以建築藝術連繫精神生活和科技領域。

🎤 陳思光先生 | 藝術家
陳思光擅長以陶瓷藝術探索歷史與故事,通過分層堆積、製模澆鑄及燒窯技法,突破傳統媒介界限。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學士及碩士),並於2002及2007年分別取得香港藝術學院與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的藝術學士及碩士學位(主修陶瓷)。曾參與日本、韓國及愛沙尼亞的藝術家駐場計劃,現任香港藝術學院及香港浸會大學兼職講師,並擔任香港當代陶藝協會會長,07年取得藝術碩士學位。他曾獲選到日本、韓國及愛沙尼亞參與藝術家駐場計劃 。陳思光是現任香港藝術學院及香港浸會大學的兼職講師及香港當代陶藝協會會長,部分作品為香港文化博物館所藏。

🎤 梁柏泉先生 |「青山龍窯」第二代窯主
承接家族於1940年代創建的香港唯一完整長條型柴燒龍窯。自小在窯旁長大,熟悉陶藝與窯務,1982年龍窯停產後,他堅守保育,維護這座三級歷史建築,促成1997年政府修建金屬窯棚。梁先生積極推廣陶藝文化,創辦工作室並主持工作坊,致力將龍窯轉型為「動態博物館」,結合教育與創作,守護香港陶藝遺產。

🎤 主持|鄭智聰建築師
香港建築中心董事及香港建築師學會理事會成員

[ 活動詳情 ]
📅 日期|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1時
🍄 地點|屯門顯發里顯發邨及青山陶窰
💰 費用*|會員收費*:HK$580;非會員收費:HK$680 
*會員:香港建築中心;成人與小童同價
👯 限額|20人

[ 報名方法 ]
✏️ 於 2025年 9 月 5 日前填妥網上表格 (https://forms.gle/t6kt5x3hJ7V6aztq8)

[ 備註 ]
📌 名額有限,滿額即止,香港建築中心之會員可享有優先權參與是次活動。
📌 已成功登記的參加者,將於報名後接獲確認電郵。請確保所提交之電郵地址準確無誤,需要時請留意垃圾郵件箱。
📌 本活動所收取之費用包括工作坊材料、香港建築中心行政開支及保險之用。
📌 除本中心宣佈取消是次活動外,所有已繳付之費用將不獲退還或轉讓。
📌 活動期間所拍攝的照片及影片或會於我們的網站、社交媒體、刊物、宣傳材料發放作宣傳用途。
📌 本中心保留是次活動的最終決定權,任何有關活動的臨時改動或消息,將以本中心公布為準。